本报通讯员 许然
6月15日,在马钢轮轴事业部车间内,机械手轻舒铁臂,从4号环形炉内夹出火红的车轮,在空中划过美丽的弧线,热处理系统改造成功了!轮轴事业部热处理分厂领导们的眉头舒展开了,员工们脸上所有的倦容也一扫而光。
5月31日,该事业部车轮二线技改一线传来消息,4号炉设备安装按计划如期完工,可以点火烘炉。当日晚上8点,没有太多仪式,该事业部热处理分厂操作工拿着自制的点火火把,从炉体北侧的检修口庄重地伸进炉膛,中断了56天的炉火重新燃起。4号炉,犹如一只浴火的凤凰,涅槃重生。
烘炉结束后,6月9日,设备联动调试开始。施工人员来不及休息,又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由于新系统改变了燃烧介质和参数设置,增加了出料机械手和全新设计的淬火台,同时也采用了国内众多厂家及科研单位的装备和控制系统,因而要在短期内实现各种设备的配套联接,并消化各种新技术,确保各个环节正常运转,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保证设备调试按期完成,从前期烘炉过程中的烧嘴、阀门调试到后期设备联动调试,各项调试工作从白天到晚上一直不间断进行中。工期在即,热处理系统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创效。参与机电设备安装和电气联调的职工咬咬牙拼了。技改开工以来,他们平均每人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从技改开始,双休日我都没休息过了。”该事业部装备部区域工程师孙镇镇说道。蹲点现场,安全督导,多方协调,配合改造……无法顾及自己小家,甚至有时也照顾不了自己的肚子,但是他们无怨无悔。
6月12日,车轮热处理系统改造终于迎来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设备联调结束后,立即按预定方案开始联动试车。现场改造忙碌了这么久,终于到了验收的时刻了,热处理分厂职工无不心情激动。在各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连续3天的调试运转,各项数据和信息汇集到技改指挥部:炉底转动正常,机械手装出料定位准确,燃烧系统调节方便快捷,质量稳定,国产设备的配套连接安全可靠,全线已具备全自动热负荷生产条件。当日小夜班,4号炉已开始试生产相关车轮,6月15日已开始全线正式生产。
至此,为了高质量的生产,轮轴事业部车轮热处理系统改造圆满完成。联动试车的成功,也意味着车轮热处理系统升级换代成功,车轮热处理质量控制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中国冶金报》(2019年07月04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