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李鸿
2019年12月19日,在“2019·河钢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河钢宣钢二钢轧厂连铸作业一区维修液压组组长杨高瞻走上领奖台。
“26年扎根维修一线,和设备相濡以沫,用一份专注磨砺出过硬的本领,用一份执着淬炼出精湛的技艺,用一份坚守让平凡有了梦想的温度。他是维修工,也是设计师;他是蓝领工人,也是大国工匠;他是一位楷模,更是一种河钢精神。”主持人话音刚落,会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是什么成就了杨高瞻?近期,《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生产一线,了解这位技能大师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用户痛点”触发专利灵感
1993年,杨高瞻技校毕业后成为河钢宣钢二钢轧厂连铸作业区的一名液压钳工。他始终怀揣“钢铁报国”的热情,奋战在检修一线。像他的名字一样,杨高瞻总是未雨绸缪,肯动脑筋,善于发现。他精心钻研理论知识,全力开展设备控制精度提升和工艺技术创新攻关,从一名普通的钳工成长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成为一名实至名归的金牌蓝领、名副其实的“专利大王”。
他的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当许多人产生质疑时,杨高瞻铿锵作答:“用户的痛点就是我的创新点。”
2019年,该公司二钢轧厂全体干部职工坚持市场和产品路线不动摇,聚焦高端品种持续发力,对接市场,发现痛点,跟踪产品,掌握动态,深入推进“两个结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再优化。他们在市场调研中发现,该公司生产的高端品种SWRH82B钢绞线广泛应用于高温等复杂环境,对产品的均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是产品的痛点、用户的痛点。解决痛点、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对设备维护工作提出了全新标准和全新挑战,更为杨高瞻的发明专利提供了全新灵感。
杨高瞻围绕提高SWRH82B钢绞线内部均质性这一攻关任务,查资料、画草图、做试验……在全面分析和研究后,找出连铸电磁搅拌系统这一提高钢水性能的关键装置,分析构成产品质量均质性和稳定性的技术要素,发现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冷却水进行降温时,由于水中富含具有导电性的离子,造成电磁搅拌器电流不稳,转速变化大。于是,他总结出在冷却水系统增加两层过滤装置,对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离子进行充分过滤,并定期进行拆除清洗的技术方案。他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种用于连铸机电磁搅拌的冷却水机》实用新型专利,投用后,电磁搅拌稳定运行率达到100%。
2019年,杨高瞻先后破解连铸机生产难题50多项。其中,《一种采用插装式逻辑阀实现拉矫液压控制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铸机电磁搅拌器的冷却水机》等12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创客联盟”引领创新热潮
2017年,杨高瞻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搭建了职工展示才能的舞台。他以创新工作室为阵地建立“创客联盟”,寻求创新突破点,引领创新热潮,让更多职工成为产线“创客”。
杨高瞻是河钢宣钢工会职工创新大讲堂的优秀教员,多次为职工传授创新技能、为职工答疑解惑,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同时,他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传帮带优势,主动承担培训授课、“师带徒”和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技术传承。
在产线,连铸机冷床油缸底座的关节滑动轴承原来采用干油润滑,在高温状态下达不到既定润滑效果,致使连铸机冷床出现不同步现象。“创客联盟”坚持“逢修必改、创新突破”“改善性维护”,你一个想法、我一个建议、他一个措施……最终汇聚成“针对关节滑动轴承采用油气润滑,设计制作油气润滑改造管路”的方案。在随后的1个月时间里,他们绘制设计图纸20余张,涉及油箱、电气、管路控制等,方案实施后,冷床同步运行率达99.9%。
该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杨高瞻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完成岗位创新、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小改小革等90余项。其中,《一种带滑板导向垂直压下的连续矫直机》等35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累计为企业创效2000余万元。
“成绩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杨高瞻说。
(《中国冶金报》2020年01月03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