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来帮我看一下”“杨师傅,这个要怎么操作?”“杨师傅,这个风机振幅有点大……”走进动力厂维检车间检修现场,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身材瘦小的身影,技工们遇到工作上的技术难题,总是会向这位师傅请教,他就是达州钢铁动力厂机修钳工杨德权。
业精于勤 勇攀技术高峰
1994年9月,22岁的杨德权从技校毕业后就参工到达州钢铁当一名机修钳工。“刚参工那会,我身体比较单薄,力气也小,能做钳工工作我心里还挺高兴。”杨德权说。在同事的帮助下,杨德权从钻孔、鍃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到形体的锉配、工机具的高效率使用,以及识图、组合、小工机件的制作等钳工基本功,都学得扎扎实实。工作之余,杨德权总喜欢收集一些专业书籍来看,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找同事一起讨论、研究,就这样杨德权渐渐成长了起来。
“第一次拿榔头敲打东西时,感觉1斤多的榔头特别沉重,敲打两三下就得停下来休息,日子一久,拿榔头的手就很有感觉,现在拿起榔头敲打东西又准、又快、又狠,简直就是得心应手。”杨德权笑着说。基本功扎实,勤学肯钻研的杨德权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掌握了轴瓦刮削技能、大型设备动平衡的校验、液压精密设备的维护安装等核心技能。
经过数十年磨砺,杨德权在动力厂35吨锅炉建设、25MW发电机组建设、动力厂历次设备大修中大显身手。他带领身边的技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活动,2022年先后开展13项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活动,积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其中成功研制阀门检验平台,彻底解决了达州钢铁无阀门验收平台的问题。
攻坚克难 坚韧不拔
“在攻克技术难题时,杨德权总是显示出令人佩服的毅力和韧劲,他利用过硬技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得到了身边工友们的大力称赞。”与杨德权一起共事多年的王师傅介绍。2022年,转炉煤气站加压机轴瓦由于材质问题,维修频繁。有一次,参加完检修的杨德权刚回家落座,就接到操作工反馈某台煤气加压机运行声音异常,得到消息后,杨德权没有迟疑,立即赶赴现场组队开展设备检修。通过一晚上的反复调整、摸索,将更换上的轴瓦前后端振幅值控制在0.005㎜以内,使设备运行更加平稳。此后,杨德权又带队攻克了转炉煤气站加压机轴瓦修复技术,延长了轴瓦使用寿命达半年以上。
“慢工出细活,作为一名技工要活到老,学到老。”杨德权在日常工作中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因为杨德权在工作中踏实肯学、肯干,他在2018年被评为“达州钢铁金牌工人”;2019年被评为“达州钢铁劳动模范”和“达钢工匠”;获得2022年第一届机修钳工技能大赛二等奖;在今年1月16日,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部经济开发区分局为杨德权机修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在达州钢铁掀起了钻业务、学技术的热潮。
荣誉是认可,更是鞭策,它激励着荣誉获得者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钳工在不懂行的人眼里是敲敲打打,是力气活,但在我眼里,钳工工作是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是实干加巧干,必须要做好设备核心部位、关键部位的维护把关,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杨德权说。(秦雪梅 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