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冷光亚 甘翠
“这帮小伙子可真能拼,这次的荣誉真是实至名归!”2月11日,贵州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第二届“五型”(学习型、创新型、安全型、效益型、和谐型)班组评选结果出炉,首钢集团水钢钢轧事业部连铸丁班出现在表彰名单上,该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彭骞看着通报,脸上满是自豪。
水钢钢轧事业部连铸丁班是连铸作业区的生产班组,现有职工27人,包括22名高技能人员。一直以来,该钢轧事业部将班组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坚持党政同重视,用好用活“五型”班组建设载体,不断提升班组学习力、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也培育和锻炼出了一批优秀的管理型、技术型人才。面对各种困难,他们都能凝聚成一股合力,似变身成了拥有三头六臂的哪吒一般,不屈不挠、顽强应对。也正因如此,在水钢钢轧事业部,该班组常被同事们称呼为“哪吒”班组。
以学促行 搭建成长通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捧稳咱们的‘金饭碗’……”近日,笔者刚一走进刚刚结束了白班生产任务的丁班工作区域,正好碰到他们例行“练兵”。
丁班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职工操作技能的捷径,除了组织好日常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外,还积极组织职工常态化开展岗位培训、导师带徒、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创新班组微课堂、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等教育载体,让职工在比中学、在学中练,较好地促进了综合技能水平提升。
长期坚持下,该班组3名职工在2024年水钢钢轧事业部组织的中间包浇钢工技能竞赛中包揽了奖项的前3名。同时,为加快新进职工成长速度,该班组以开展新型学徒培训为契机,强化师带徒培训,通过老带新,实现了岗位技术技能的传承,6名新职工成功通过考评晋级、2名高级工晋升为技师,不仅缓解了岗位人员紧缺的问题,还为新职工成长搭建了通道。
以爱为根 共筑和谐团队
“团队和谐才能激发出最大动能。”这是丁班全体成员一直坚信的理念。长期以来,该班组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员的个性和需求,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关心关注,在技术技能提升上做好“传帮带”,不仅加强日常情感交流,还在关键时刻做到及时关爱,增强了团队合力,为班组整体效能提升提供了保障。
“高温的工作环境,一直都是我们的工作特点、难点。到了夏季,碰上‘桑拿天’的时候大家打不起精神,生产可是不等人啊!事业部后勤科室就把水果、雪糕、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一系列的防暑降温措施安排上了,还有班组长空闲给我们加油鼓劲,浑身的疲惫仿佛一下子就不见了!”职工田茂兵微笑着回忆道,“在这里,我们人人都有指标、人人都有责任,事事都有人管、人人也都管事,大家咬准一个目标就是干!”
“班组是企业组织中的最小单元,是各项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班组的每个人都是‘关键因子’,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近年来,事业部将班组建设作为抓实‘三基’工作的有效支点和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再次焕发每个‘细胞’活力,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目标增添动能。”丁班班长张锡龙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真诚地表示,丁班以团结友爱为根,悉心培育和谐团队。
以“安”为径
降本增效显“神通”
“下面我进行交流学习分享,包括事故案例学习心得13条、隐患排查整改5条……”近日,在周安全会议上,丁班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该班组始终坚持把安全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除了做好日常性隐患排查外,还有针对性地结合班组安全工作开展教育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放射源意外脱落事故”“紧急停电停水预案”等应急演练实操培训,增强了班组职工安全意识,提升了班组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该班组结合实际,组织实施的“2号连铸机热送线增设安全通道”“电磁搅拌增设隔离开关”“铸机切前辊增设卷扬机”等安全项目获得钢轧事业部表彰,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2024年,该班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36条,全部完成整改,实现了“零”事故目标。
与此同时,该班组紧紧围绕连铸作业区下达的降本增效目标及任务,以“五级指标”为着力点,细化班组及岗位人员“一人一表”,将指标与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并与绩效挂钩,增强了班组成员的岗位责任心,提升了精益操作能力。同时,该班组结合岗位人员紧缺的实际,积极推行“一岗多能”“兼岗作业”“操检合一”,让人力资源使用实现最大化。2024年,该班组在检维修及备件采购方面节约费用13.5万元,铸坯合格率达99.84%,铸机堵流事故同比降低5次/月,责任非计划停浇事故为零,操作损坏设备事故为零,油脂消耗同比降低20%。
无论是生产任务高效完成,还是SQTI区域改善的有序推进,丁班都能够快速响应。他们相信,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处使,就会长出“三头六臂”,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中国冶金报》(2025年02月26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