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铁厂焦化车间蔡卡团队凭借一个“金点子”,成功破解了一个生产难题,年创效益60.6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线员工的担当与智慧。
痛点突围:从生产瓶颈到破局契机
焦炉洗萘塔的运行曾是个“老大难”。原用循环氨水作喷洒液,67℃的高温、高含萘量让洗萘效果大打折扣。夏季生产时,洗萘塔后煤气温度居高不下,持续维持在35℃左右。这直接导致风机振动值超标,无法通过降速实现降耗;6-7月终冷塔阻力10次异常飙升,不得不消耗洗油降阻;终冷塔升温处理高阻力时,杂质污染脱硫液,大量置换致使氢氧化钾消耗陡增;同期制酸炉头酸气管还得清理4次,员工劳动强度居高不下……一连串问题制约着生产效率,也推高了生产成本。
智慧破局:一线团队以“金点子”突围
面对困局,焦化车间蔡卡团队没有退缩。他们深入现场调研,反复推敲方案,最终提出“以终冷喷洒液替代循环氨水,低温水补充置换”的创新思路,即在保证洗萘效果的前提下,用约24℃的终冷喷洒液作补充液,需大量置换时则采用低温水。
这一“金点子”的核心,是用“温度差”撬动“效益差”。较低温度的喷洒液能更高效地带走煤气中的萘,从源头降低后续设备的负荷。
成效斐然:降本增效立竿见影
方案实施后,成效立竿见影:一是洗萘塔后煤气温度从35℃降至平均25℃,风机振动问题迎刃而解,顺利实现降速稳振;二是月终冷塔阻力“零异常”,彻底告别频繁用洗油降阻的被动局面;三是成本管控更是惊喜连连:7至8月,6-7号焦炉蒸汽消耗持续下降,7月环比减少90吨,8月再减448吨,年化效益可达60.6万元。同时,低温水用量、制冷机蒸汽消耗也大幅降低。
数字背后,是一线员工对生产工艺的深刻理解,更是“向细节要效益、向创新要发展”的实际行动。(黎启添 江碧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