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婧
2月以来铁合金走势比较强劲。虽然春节前后是铁合金生产、销售、交易的淡季,现货报盘不多,但锰硅期货、硅铁期货2月都取得较大上涨。截至2月19日,2月锰硅期货主力合约上涨7.97%至7344元/吨,离2020年最高点7424元/吨仅一步之遥,最高点接近2021年1月前高7808元/吨;2月硅铁期货主力合约上涨6.99%至7224元/吨,高于2019年、2020年水平,但距离2021年1月高点7980元/吨仍有距离。铁合金目前处于近几年的高位,主要有宏观、基本面以及政策面的原因。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2月大宗商品价格开启牛市格局,相关机构商品指数2月上涨7.19%至180.75元/吨。从这个角度来看,锰硅期货也仅比大势上涨略快,而硅铁涨势落后于大宗商品。从长远一点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从2020年4月就见底了,一直上涨至今。
2020年以来主导宏观的因素主要有新冠肺炎疫情和货币宽松政策两个基线。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商品的消费首先受到冲击,民众减少活动,减少了消费,导致2020年初的暴跌;但大宗商品利润回落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措施影响,阻碍了大宗商品的生产活动,商品的生产随后受到严重冲击,商品市场展开了浩浩汤汤的上涨。从货币层面来看,为了减小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都采取了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央行公布2021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及存量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2020年12月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分别比2020年12月末和2020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和14.7个百分点。货币增速超预期,货币宽松的结果就是配置资产,大宗商品也是资产中重要的一类。货币增速加快,加速了商品牛市的到来。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铁合金作为黑色金属产业链的上游之一,涨势在黑色金属产业链中属于中游水平。2月以来,截至2月19日晚,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上涨了6.16%至4530元/吨;热轧卷板期货主力合约上涨了7.97%至4740元/吨,焦炭上涨了6.09%至2709.5元/吨,焦煤上涨了2.38%至1546元/吨。
黑色金属产业链的下游为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是房地产、基建、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后,均有所复苏。2021年初各地继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侧面印证了房地产行业的火爆。由于1月份经济数据和2月合并发布。从2020年12月份数据来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单月数据为23348万平方米,单月环比增长14.64%,同比增长6.32%。金属切削机是机械加工的母机,显示了机械行业的兴衰,金属切削机床2020年12月产量为4.9万台,环比增长11.36%,同比增长36.11%。汽车行业在2020年全面复苏,2020年12月狭义乘用车产量为229.9万辆,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1.0%。家电行业亦表现较好。而且因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下游开工形成冲击,基数较低,预计2021年初各下游数据同比还会保持较好水平。
同时钢材的产业也有所增长。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钢铁行业运行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88亿吨、10.53亿吨和13.2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3%、5.2%和7.7%。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94.26万吨,平均日产粗钢217.66万吨,环比下降1.87%,同比增长9.22%。
可以看出,产业链的走强,是由需求推动的。黑色产业链下游增长,钢材产量增长,从而对铁合金的需求有所增长。而铁合金生产的克制,则是铁合金价格走强的第二大原因。
展望未来,铁合金生产能否保持克制,影响了未来铁合金价格的走势。从高频数据来看,2月19日当周锰硅日均产量为29305吨,硅铁日均产量为17854吨,均较2020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且产业链本身产能利用率低,没有扩产的绝对桎梏。
从其他扩产的瓶颈来,更上游的原料端,锰硅的上游锰矿仍然处于扩产周期,矿端对价格没有实质性支撑。2月17日全球第二大锰矿生产商康密劳发布的2020财年年报称,2020年锰矿产量同比增长22%至580万吨,运输总量同比增长30%至600万吨,2021年锰矿产量目标为700万吨。2月18日全球第一大锰矿生产商South32发布了2021财年半年报,把锰矿生产成本略微上调,澳大利亚矿区锰矿成本从1.48美元/吨度上调至1.49美元/吨度,南非矿区锰矿成本从2.25美元/吨度上调至2.44美元/吨度,虽然不包括运费及销售费用,但对比现货4.8美元/吨度的售价来说,矿端利润仍然非常丰厚。
虽然产业链没有扩产的桎梏,但政策面有。铁合金属于高耗能产业,集中在西北等电费较低的区域,而内蒙古能耗“双控”的政策直接影响了铁合金企业能否正常开工。预计在需求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影响铁合金走势的关键点就集中在了政策上,政策对铁合金生产限制严格,铁合金价格可能会继续走高;反之,铁合金价格则有望回落。从目前已有的政策来看,首先是内蒙古乌兰察布限电政策,直接影响了锰硅的生产,1月份内蒙古锰硅的产能利用率从69.7%下降至67.1%,但宁夏、贵州有所增产。其次是电费政策,内蒙古对列入限制类的产能提高电价,预期锰硅在产产量月均8万吨,直接提升了锰硅的生产成本线,笔者计算北方锰硅目前生产成本为6607元/吨,加上运费后成本达6907元/吨,如果成本提升420元/吨,锰硅成本将达到7320元/吨,则期货目前价格并没有高估。硅铁则需要看政策执行情况,因为硅铁虽然列入限制类的产能多,但多数产能具有自备电厂,增加成本仅百元每吨,但毕竟硅铁耗能更高,如果内蒙古要降能耗,不排除政策继续加码,对硅铁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宏观支持利多,需求支持利多,政策支持利多,这使得铁合金价格走至高位。展望未来,政策影响下生产情况将影响铁合金价格的最终走势。笔者从目前情况评估,锰硅期货在7320元/吨附近处于合理位置。硅铁期货则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基于对政策逻辑的评估,硅铁产能在2021年底被淘汰的可能性更大,笔者认为硅铁期货操作可以考虑多远月空近月的策略。
《中国冶金报》(2021年2月2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