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下水命名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网友:联想航母的命名和下水日期,哭了!
航空母舰,被称为“浮动的海上机场”, 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是一个国家海军装备和国防实力的象征。
我国三艘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这样的命名背后有何玄机?有网友提出一种观点:辽宁舰—旅顺,山东舰—威海,福建舰—马尾,这三个地方都是历史上两个著名舰队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的基地,也是他们最后消失的地方。还有网友对福建舰下水的日期产生了联想: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海战大败,“致远”号沉没;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如果网友们的猜测与联想并非巧合,那么,冥冥之中当有深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清王朝后期国家被列强欺辱的历史,是烙印在中国人灵魂里的痛苦。我们牢牢地记得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只有以强大的海军为坚强后盾,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只有以强大的装备力量为基础,才能实现守疆卫土的新跨越。
现在,在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覆灭一百多年后,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母相继出海,也见证着古老东方大国的复兴!

(图源:网络)
01 2012年9月25日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人民海军
02 2019年12月17日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
03 2022年6月17日
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
中国军队向海图强
离不开国产钢材的鼎力支持
三艘航母成功下水的背后
是中国钢铁人的拳拳报国心
航母需要怎样的钢材?
航空母舰,被称为“浮动的海上机场”, 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是一个国家海军装备和国防实力的象征。
公开资料显示,建造一艘大型航空母舰需要的钢板品种规格繁多,一般钢种分船体板、装甲板及结构板三大类。
【船体板】
为了抵抗鱼雷与潜艇导弹的轰击,船体板水下部分厚度在150毫米~203毫米,也有制成双层或3层船体的情况,当外层板破损时,内层船体功能尚在,不致于沉没而丧失战斗力。
【装甲板】
装甲板多用于防弹和核心部位,如全舰的指挥部——司令台就用装甲板保护,这一般是航空母舰用板中最厚的,厚度可达330毫米,性能类似于坦克板。
【结构板】
结构板主要用于飞机跑道、隔仓及船体结构等,一般飞机跑道用钢板厚度为40毫米~50毫米,由于其直接关系到飞机起降质量,因此,对不平度指标要求很高,同时,板面越大,越可以减少焊缝总长度,有利于减小焊缝对飞机轮胎的破坏作用。
据了解,建造一艘7.5万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需用各种特殊品种的大宽厚钢板4万多吨,其中,飞行甲板就需钢板约8000吨。
国产航母的钢铁脊梁
甲板,是航母舰体结构的关键部位,功能和作用十分特殊。飞行甲板不但要承受重达二三十吨的舰载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冲击和高摩擦力,还要承受喷气式飞机高达几千度的火焰的灼烧。因性能要求极高,全世界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生产真正用于航母建造的甲板用钢。而我国的鞍钢集团,就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之一。鞍钢在鲅鱼圈的钢铁基地,拥有被称为“世界轧机之王”的五米五超宽轧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上的甲板钢,就是在这里生产下线。实际上,早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建造之前,我国在对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进行修复的时候,鞍钢就已经开始了航母用钢的研制。2009年5月,鞍钢为辽宁舰修复生产的200吨航母用钢顺利交付。
作为国内最早研发生产舰船用钢的钢铁企业,鞍钢集团持续为中国海军供应钢材,是我国舰船用钢研发生产能力最强、品种规格覆盖最全、参与国家重点型号最多、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的钢铁企业,为我国海军纵横海疆、勇闯远洋做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8月,鞍钢完成了建造首艘国产航母所需的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的生产,为国产航母建造提供了70%的航母专用钢材。

图为山东舰航母下水仪式现场。(特约通讯员 刘德斌 摄)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正式交付海军。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可自主研制和生产航母全部用钢的国家。
让钢铁人倍感自豪的是,这一国之重器凝聚着中国钢铁人的心血,所用钢材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
除鞍钢外,中国宝武、东北特钢等钢铁企业均为这艘航母贡献了钢铁力量。鞍钢供应了航母所需的甲板钢、球扁钢等,东北特钢供应了航母所需的不锈钢棒、线、丝材、精密合金带材和高温合金制成的钢材等。
厉害了,我的国!
辉煌了,我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