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三钢集团长材事业部高线作业区主任吴兴。(三钢 供图)
吴兴不喜欢坐办公室,也不在办公室听汇报。而他的身影始终在生产线,他把解决问题放在一线,喜欢去一线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从业32年,吴兴历任多个岗位,穿梭于三钢一棒车间、圆棒车间、中大棒车间和高线作业区等生产线,始终扑在轧钢生产一线。在三钢的发展历程中,吴兴留下了一串串闪光足迹,以出色的业绩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三明市劳动模范、三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93年,吴兴来到三钢棒材厂,成为了轧钢调整工。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岗位技能,他把每分每秒都利用起来。一棒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陈生勤说:“每次检修或堆钢时,吴兴总是忙前忙后,细心观察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技巧,正常过钢时,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下班后,吴兴把学到的知识归纳整理,对一些操作要点熟记于心。他自费购买了许多轧钢专业书籍,了解轧钢新技术、新知识。“肯吃苦,爱钻研,有悟性。”这是大家对吴兴的评价。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吴兴迅速从同期青工中脱颖而出。2010年10月,熟练掌握轧钢各工种操作技能的吴兴顺利获得三钢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的“轧钢状元”。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吴兴被任命为棒材厂一棒车间丙工段作业长。长材事业部副经理孙宋继说:“吴兴作为带班骨干,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他在工段内开展标准化作业,按岗位进行承包制管理。”2007年—2013年,吴兴带领丙工段刷新班产纪录76次,月产纪录57次,该工段煤耗、电耗、辅材消耗等指标大大优于考核要求,综合成材率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2013年,圆棒生产线建设接近尾声。因机械手尚未到位,导致轧机迟迟无法安装。圆棒车间副主任吴兴带领预装人员自制轧辊运载架、肩扛手抬实施人工安装,历时半个月完成了18个机架的轧辊装配。在试轧阶段,吴兴亲身示范,指导职工上岗操作。圆棒作业区党支部书记丁细平说:“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轧机,那段时间吴兴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
2020年1月,吴兴担任圆棒车间主任。他始终秉持勤恳敬业、守正创新的工作态度,坚持效益优先,全力驱动技术与管理创新,在提升圆棒产线成品精度、提高作业率与成材率、改善产品质量、新品开发等方面成绩斐然。2020年以来,圆棒车间累计开发圆钢新品种33个,作业率从63.16%大幅跃升至80.76%,成材率从96.57%提升至97.22%,圆钢产量高达430万吨,实现同口径降成本9500万元。
2024年上半年,三钢长材事业部高线作业区生产陷入困境,旧产线经济技术指标不佳、新产线达产达效迟缓。作为三钢转型升级关键一环,新高线肩负着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新品研发的重任。长材事业部党委书记、经理林华春说:“高线作业区既要实现全规格、全系列产品覆盖,又要推进新钢种放量生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吴兴再次被寄予厚望,他临危受命,担任高线作业区主任。
吴兴思路清晰,行动果决,针对主要问题迅速采取对策:一方面,扎实推进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狠抓各项制度落实落地;另一方面,以技术改进及工艺优化为抓手,持续开展孔型优化、导卫开口度调整,降低轧钢工调整难度,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到一线去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遇到生产瓶颈,我们要到一线去追踪问题的根源,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去一线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吴兴这么说,也这样做。高线作业区副主任任志阳说:“吴兴像一枚‘钉子’钉在生产一线,不知疲倦地在轧钢一线观察、交流、指导与协调,职工们打趣说,找吴兴主任签字要玩‘捉迷藏’游戏,主任办公室总是扑空,得在3条高线生产线之间来回找。”
经过吴兴团队不懈努力,高线作业区2条高线的生产、质量与技术指标逐渐稳定并持续提升,新产线三高线的调试和达产达标工作也迅速驶入“快车道”。2025年3月,三高线月产5.91万吨,成材率96.53%,热装率54.27%,多项经济指标均创投产以来最好纪录。
林华春说:“作为一名爱岗敬业的模范党员,吴兴始终保持着谦和务实的态度,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他身上,你看不到轰轰烈烈的壮举,却能感受到那份润物无声的坚持,他用自己始终如一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的工作方式,在平凡的岗位上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吴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轧钢一线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林智雄 黄毅华 庄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