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转变思路,切准设备脉搏。在周而复始的设备运行中,该设备管理绝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中心坚持每周由中心一把手主持召开设备例会,执行“周通报、周点评、周部署”工作机制,抓牢“设备作业率提升和降低费用分解”,重视“润滑、紧固、调整”过程管控,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督促各区域设备主管厂长对关键设备履职检查,逐步改进现场台账记录不全、未按标准执行等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各主体单位及维保单位存在的难题,并将每周需解决问题及重点通报项目列入清单式管理范畴,安排专人跟踪、督办,按节点进度反馈工作进展情况,达到PDCA闭环管控模式。同时,中心建立设备管理微信交流群,实时发布设备维修情况和设备交流学习信息,自上而下传导压力,提高工作执行效率,保证设备运行各环节顺畅。
夯实基础,注重实效,补齐设备短板。夯实基础是一切管理提升的前提,该中心瞄准注重实效的目标,相继规范生产维修项目台账、设备零星外委修理及验收台账、修旧利废项目台账等,细化设备设施分类统计标准,在建立设备常规信息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重点纳入设备生产厂方、投运时间、维保单位、合同到期时间、设备质量跟踪、验证人等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做细做实日常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梳理完善设备点检工作标准,落实三级设备点检责任,量化关键部位及核心部位数据,及时对新增、改造、遗漏的设备建立或修订点检标准,采用质量过程管理考核机制,发挥设备点检对定修的指导作用;大力推行“操检合一”,建立防止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确保设备处于受控状态。
狠下功夫,择优选用,延长备件寿命。备件使用寿命是设备长期运行的重要保障。该中心始终在备件质量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备件承包业务,推动品牌固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延长备件使用寿命,提高备件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备件业务承包为突破口,将备件价格、性能、寿命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主动与生产单位对接,对现场专用备件、消耗量频繁备件等实行备件承包,目前已完成轧钢厂耐磨件承包项目招标,轧钢棒线剪刃、高线打包机、炼钢结晶器铜管备件承包合同签订,有效盘活库存资金,保障备件供应效率。同时,中心建立品牌固化目录,由使用单位反复论证,结合以往厂方提供备件质量的可靠性为依据,选定性价比高、优质的品牌或厂方,详细进行总结分析,逐步推进品牌固化,延长备件寿命。(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