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以前学技术总觉得是应付工作,差不多就行;现在同事们都在琢磨多考个证、多长个本事。今年,我们公司主动报名技能提升的同事比去年多一倍,大家凑一起不是聊操作窍门,就是比谁证书多,提技能、学技术的氛围更浓厚了。”近日,面对采访,广西钢铁焦化厂环水车间化验工韦光华说道。
今年初以来,广西钢铁焦化厂为积极落实柳钢集团“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能干者能上、有为者有位”的用人之道,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创新推出以岗位技能等级动态评定与岗位量化评分为核心的绩效薪资改革方案,旨在引导该厂职工从“守岗位”转向“钻技能”、从“重资历”转向“比实绩”,激发职工奋斗热情和干事创业激情。自推行以来,新绩效薪资改革方案逐渐获得该厂职工的认可,大家工作更积极主动,工作效率也持续提升,全力保障生产与超低排放改造“两不误”。
以前,广西钢铁焦化厂部分岗位被认为是“高岗位等级必对应高薪资”,这不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团队活力。为此,该厂结合实际,以岗位技能等级动态评定与量化评分相结合,构建“能力+贡献”评价激励机制,借双重驱动打破固有思维和壁垒。
岗位技能等级动态评定。该厂从岗位重要性、安全风险等核心要素出发,制订《岗位等级评定标准》,赋予岗位动态 “薪资系数基准值”,同一岗位技能等级与薪资系数直接挂钩,形成清晰的薪酬阶梯;鼓励职工一专多能,对多持证者给予月度奖励,让技能价值充分体现。同时,该厂还做到每6个月动态调整岗位等级及系数,确保评价与生产实际同步。
岗位量化评分。该厂全员参与制订覆盖安全、效率、质量等的绩效指标,每月以量化数据评分,一人一表形成《月度绩效评价》,让贡献及时可见;在年度绩效方面,按照一定比例的融合定量与定性指标,全面评估工作质量与胜任度,每次评价后,管理者通过绩效面谈的方式,帮助职工分析得失、制订计划,最终将考评转化为成长动力。
广西钢铁焦化厂机电车间技术员黄海箭表示:“现在工作更有方向了,在每月的绩效表里,安全、效率都写得明明白白,谁技能扎实、谁干活细致,一眼便知。我上个月优化‘焦炉四大车’联锁,工作效率提高,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份认可让我更有动力做好各项工作。”
该厂化产车间鼓冷工陈钰泉表示:“现在每月的评价表把长、短处列得清清楚楚,班长还专门讲解改进办法。厂里培训也盯着我们的短板,这半年下来,努力方向更明确了,每天上班都知道该做什么。这种一步步往上走的感觉,特别充实。”(何永平 陈国强 王利华)
《中国冶金报》(2025年09月0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