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作业区咋就不能降耗?咱们冲渣大班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在新钢炼铁事业部辅助作业区冲渣大班的班前会上,班长简小松声音铿锵有力。自炼铁事业部推行“算账经营、极致效率”理念以来,这个负责高炉冲渣生产全流程的班组,从细节里挖潜力、在创新中寻突破,用实打实的举措交出了一份降本增效的亮眼答卷,不仅打破了“辅助作业区难降耗”的固有印象,更成为事业部降本攻坚队伍里的“助攻手”。
紧盯装车,数据驱动降本路
在班组降本增效的征程中,班长简小松的记事本宛如一本“降本秘籍”,记录着关键数据。“班组6#系统、8#系统今年上半年水渣装火车车皮外排量每月在1300节左右。装车费用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堵车皮木坫及泡沫剂的消耗,二是装车皮吨位不达标产生的返装费,这返装费可是重中之重啊!”简班长在班组会议上严肃地说道,“返装一车收费500元,这笔钱要炼铁事业部支付给物流单位,咱必须得想办法降下来。”
水渣装车一次合格率成为班组主要的降本突破口。班组必须将水渣装车误差控制在3吨以内,这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也直接影响着操作工水渣装车一次合格率的提升。
“这误差控制得太难了,感觉很难再提高了。”操作工卢军皱着眉头抱怨道。
简小松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小卢,别灰心。咱们把任务层层分解,每个人都有明确的降本目标。而且,咱们可以通过班前会、安全会等形式,让大家从思想上重新认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
在简小松的带领下,班组营造出全员关心质量效益、参与装车质量改进的良好氛围。为守住装车合格率80%这条底线,面对车皮门缝隙大、难封堵,容易造成车皮漏渣被打回处理的难题,班组积极配合该公司相关单位,严把车皮进场质量关,从源头上控制坏车皮进场。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份以来,渣装车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优化能耗,精准调控降成本
在设备能耗管控方面,班组同样不遗余力。针对冲渣水泵运行效率问题,班组迅速成立攻关小组。
“这水泵一直24小时满负荷运转,太浪费电了,咱们得想想办法优化一下。”班组成员邹军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反复测算与调试,班组决定将传统“24小时满负荷运转”调整为“按高炉出铁动态启停”。这一举措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单月用电量较此前下降8600度,折算成本降低5160元,设备故障率也有所下降。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调整,能省下这么多钱,看来咱们得继续深挖设备能耗潜力。”简小松满意地说道。
精细管理,点滴之处见真章
与此同时,班组在管理上严谨治理、精打细算。简小松在班上强调:“降本增效是咱们全员的战争,必须极限压减费用支出,严控生产费用。”
“简班长,这木坫和泡沫剂用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扔了?”班组成员昊丽平拿着用了一半的木坫和泡沫剂问道。
简班长连忙制止:“可不能扔,每一个木坫、每瓶泡沫剂都必须使用干净。还有,拧紧滴水的水龙头、随手关闭照明灯、拆检的螺杆螺帽做好润滑继续使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滴水、一度电、一方水,都是咱们冲渣大班日常节约支出的重要举措。”
如今,冲渣大班这个小小的辅助作业班组正以“算着干、干着算,干完再算”的劲头,持续在生产全流程中找差距、补短板。他们用实干与创新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成为炼铁事业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万新东 甘志鸿 凌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