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祖国颂 | 中华好儿女】致敬钢铁英雄模范人物(二)

2021-10-06 19:10:00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为庆祝祖国72年华诞,感受英雄模范精神,《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小编收录了各位钢铁企业模范人物的事迹,特以此文向各位钢铁英模们致敬!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王军,1975年出生,现任鞍钢股份大型总厂轨梁分厂设备作业区主任工程师。他擅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年来参与完成技术攻关项目50余项,实现创效3000余万元。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2001年,他在外方拒绝调试重轨加工线CMI锯钻组合机床的情况下,独自承担调试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2014年,在BD2轧机技改工程中,他担负起功能完善责任,在外方调试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自动模式下轧制道次跳变等10余项技术攻关, 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顺行。

  郭晓宏,1966年出生,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热轧带钢产品室主任,鞍钢公司二级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曾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她负责研发的高端转向架用钢,成功应用于350公里时速中国标准动车组,使鞍钢成为中国标准动车组转向架用钢国内唯一合格供货商。她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耐蚀钢,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成果高度评价,仅铁路车辆新型耐蚀钢和高铁转向架用钢2个项目为鞍钢新增利税近2亿元。

  于淑娟,1965年出生,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她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她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她负责的“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新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独创出尘、泥、渣综合利用技术,使含铁固废再利用率达到100%。她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她的技术推广应用后,仅3年时间就为企业增效3.1亿元,现已退休。

  李新林,1962年1月出生,鞍钢特级技师,现任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机电作业区机检区域架工班班长,曾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被誉为“工人发明家”。2012年至2016年,李新林创新工作室共完成创新成果372项、创效7600万元。该工作室培养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铁为代表的一大批钢厂优秀高技能人才。2014年,李新林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

  杨福斌,现任鞍钢矿业设备检修协力中心总成事业部变速班长,在鞍钢矿业公司技术大练兵活动中,先后获得四个不同工种的技术状元,被称为“四元及第” 第一人。2013年,以杨福斌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该工作室每年攻关立项30多项,至今共完成200多项技术攻关研究成果。2021年,杨福斌又确立了31个技术创新项目,预计创效280多万元。他本人获中央企业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杨福斌创新工作室”获得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冶金行业优秀创新工作室称号。

  刘加纯,1968年10月出生,现任鞍钢股份能源管控中心发电分厂汽机作业区电动鼓风机班班长,被誉为“风机华佗”。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鞍钢高技能人才首席技师,他发明两套操作法和带领创新工作室每年创造效益4367万元。他先后安装调试10套设备并担任安装调试总指挥任务,开辟鞍钢大型技术改造工程由一名工人担任总指挥的先例,所负责的项目均提前投产并一次试车成功,受到众多参与调试的国内外专家的交口称赞。

  张允东,1967年出生,现任鞍钢股份炼焦总厂五炼焦作业区作业长。2015年获评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获评第二届“鞍钢楷模”——敬业爱岗楷模荣誉称号。他先后参与了三期技改建设,其中三期六米焦炉2座,四期、五期具有国家863计划技术含量的7米焦炉4座,并持续创下了焦炉建设质量最好、焦炉达标达产速度最快、焦炭实物质量最高等3项鞍钢历史纪录,累计为企业创效1.5亿元。

  陈世谊,1973年6月出生,现任鞍钢重机公司灵山机械厂重型作业区新跨C班班长、16米数控立车操作者,车工高级技师,鞍钢工程发展公司“首席技师”,先后荣获鞍钢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鞍钢优秀共产党员、鞍山市优秀班组长、鞍山市劳动模范、鞍钢首届工匠、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和技术能手、辽宁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8年,陈世谊被鞍山市职教城聘为专业技能导师。

  唐怀钰,鞍钢矿业弓长岭井下矿中运作业区箕斗放矿班班长。他研发编制的“地下铲运机作业手电指挥用语规范”,消除避免井下行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全矿铲运机岗位实现推广并取得出色的使用效果。2017年,以唐怀钰命名的“唐怀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组织带领技术骨干依托主井提升系统开展拥罐系统的电气安全连锁改造,开展182卸载曲轨自动注油项目、182卸载站罐道改设降低冲击项目、箕斗分体衬板耐磨增寿项目等创新项目,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他先后获得鞍山市劳动模范、鞍山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马志刚,鞍钢矿业东鞍山铁矿运检作业区电气班长,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他始终把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人生追求,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进程中,他坚持攻坚克难,立足东矿破碎胶带系统电气检修岗位,和工友完成多项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工作,对东矿破碎胶带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完善,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20多年以来,他带领工友围绕东矿破碎胶带生产系统现状,积极开展多个创新项目,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多年来,凭借着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马志刚不断成长,先后获得鞍山市劳动模范、鞍山市技能大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田宇,1974年生,现任鞍钢股份中厚板事业部鞍山中厚板厂4300生产作业区轧钢工,一线工作二十多年,轧制钢板几十万块。田宇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首批“鞍钢工匠”“首席技师”、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称号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田宇创新工作室”先后获评鞍山市技能大师站、鞍山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辽宁省技能大师站、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冶金行业优秀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刘铁,1984年1月出生,现任炼钢总厂连检三作业区点检长。他曾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刘铁曾获得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际、全国发明展金奖6项、银奖4项、铜奖2项,卓越创新奖1项,专有技术15项,完成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4项。他是国家首批25名高技能人才赴海外培训团的成员之一。

  赵忠玉,1932年出生,1968年到攀钢工作,1983年任攀钢总经理,1996年任攀钢董事长,1998年退休。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三大代表和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赵忠玉提出要抓好发展、改革、管理、科技、队伍五件大事,实现了攀钢发展思路上的战略性转变。他于1986年正式启动攀钢二期工程,任总指挥长。1993年,攀钢成为全国55家大型企业集团和冶金行业四大国家级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攀钢板材(现为攀钢钒钛)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提高了攀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1997年,攀钢完成了以四号高炉、连铸、热轧板厂、冷轧厂为主的二期工程建设,为攀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清志,1947年12月出生。他历任攀钢矿山公司兰尖铁矿采矿汽车小分队队长,兰尖铁矿副矿长、党委副书记,兰尖铁矿工会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先后荣获“开发矿业的闯将”、四川省“学铁人标兵”“冶金战线劳动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1978年,为完成自己在全国冶金工业学大庆会议上定下的“年采剥总量突破三百五十万,誓当全国排头兵”目标,赵清志发动全矿职工,制订生产实施规划,组建多支“一条龙”小分队,在“抢产量”的路上你追我赶、不曾停歇。最终,他所在的兰尖矿全年共完成矿岩开采总量504万吨(其中电铲效率466万吨/台年),创当年全国最高纪录,夺得全国小分队竞赛优胜红旗,被冶金部授予“英雄集体”称号。

  冯广臣,1952年6月参加工作,原鞍钢大型厂轧钢车间的轧辊调整工、班长,曾获全国群英大会冶金系统先进生产者称号。1968年,他为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攀钢,曾担任攀钢轨梁厂轧钢车间主任等职务,1988年退休。1968年,冯广臣从鞍钢来到攀钢,进入三线筹备组,参与到攀钢建设中。1970年,冯广臣正式分配到攀钢轨梁厂,担任轧钢连连长职务,并带领新人到鞍钢培训实习。1974年8月16日,他和所有参与轨梁厂建设的创业者,见证了轨梁厂轧出了攀钢第一支方钢。冯广臣作为最早参与攀钢轨梁厂的建设者和创业者之一,见证了中国第一支钢轨的诞生,为攀钢轨梁厂的建设、投产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练成钢,1970年11月到攀长特工作,先后任攀长特一钢厂炼钢分厂班组长、值班工长、4号炉炉长、电炉工段工段长(兼党支部书记)、攀长特炼钢分厂工会主席、攀长特质检科副科长,现已退休。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担任组长期间,他以身作则,团结带领小组职工开展技术讨论,提升技术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他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在担任4号炉炉长时,4号炉炼出Cr12、Cr12MoV、20Cr1Mo11VNbTiB等钢种的合格率达到了100﹪,获评四川省和冶金部的优秀产品。

  付广烈,先后在武钢、鞍钢、攀钢从事推土机司机、电铲司机、组织干事、工会干事、机关党总支书记、组织人事科科长、办公室主任等工作,已退休。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先进工作者、辽宁省妇女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59年,付广烈和她的班以连续刷新班产纪录,超过定额163%的好成绩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当年,她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当年的模范人物李瑞环、张百发、时传祥等一起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3月,付广烈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陶功明,1970年1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材料专业工程硕士,轧钢高级工程师,现任攀钢钒轨梁厂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攀枝花市“青年岗位能手”“鞍钢青年榜样”、攀钢标兵等多项荣誉。陶功明扎根攀钢,几十年如一日致力钢轨轧制技术研发,助力攀钢钢轨承载中国速度,走向世界之巅。他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发出高速道岔轨,时速20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的高速轨,终结了中国不能生产高速铁路钢轨的历史。他率先在国内开展提高百米钢轨尺寸精度的技术研发并获成功,经中铁检验中心验收,攀钢钢轨全长规格尺寸国内领先,规格的波动优于世界一流的某外国企业钢轨。

  黄明安,1979年8月参加工作,原攀钢新钢钒轨梁厂万能轧钢车间轴承预装班班长,现已退休。1994年,黄明安获评攀钢第一批能工巧匠、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1997年至2004年,黄明安连续七年被评为“攀钢英杰”。2001年,黄明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黄明安所带领的轴承预装班,先后获得省市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小家、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先进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该班组在黄明安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努力且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不断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立辊轴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消耗千万元。黄明安自行设计研制的“万能线轧辊轴承拆除装置”和自行设计的“立辊与立辊盒快速分离装置”,可使一套立辊轴承提高3至4倍的使用寿命。

  付舒林,高级炼钢工,原成都无缝钢管厂平炉分厂工人、炉长,已退休。1993年评为成都市劳模,1994年评为冶金部劳模,1995年评为全国劳模。在平炉分厂,他当过取样工、合金工、摇炉工、操枪工、渣料工,从炼钢工人一步步成为炉长。当时,平炉分厂有4座平炉,共16个班组。他当炉长期间,他所在班组的炼钢炉龄在所有班组中一直名列前茅。为提高平炉炉龄,他一心扑在炉子上,刻苦钻研炼钢技术,对平炉的补炉、加热、进料、熔炼、沸腾、出钢等全套生产工艺都精益求精,特别是采用“顶氧加富氧”技术后,平炉炉龄一直保持在315炉~350炉的高水平,而其它班组的炉龄只有70炉~80炉的水平。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